屋面防水的基本方法,归纳起来主要有“排”(导)和“防”防水材料与施工(堵)。“排”与“防”!
种方法孰重孰轻,主要依据屋面坡度而定。在坡屋面中,宜采取以“排”为主,以“防”为辅;在平屋面中,则强调以“防”为主,以“排”为辅,但决不可千篇一律。因为在坡屋面中,也要在结构层中留设一定数量的温度分格缝,并应对结构基层出现的裂缝以及伸出屋面的出气孔等进行密封处理。而在平屋面中,在确保大面积防水效果可靠性的前提下,也要注意屋面设计有一定的坡度(宜大于3%),使屋面上雨水能分水自如,排水畅通,防止屋面积水。另外,从系统工程观点分析,除了提高防水层的设计标准外,对结构层、保温层、找平层等,也应适当提高防渗漏标准。
与此同时,在屋面上因温差(包括年温差与日温差)、材料收缩等形成的温度应力,不仅会使防水材料拉裂,而且也会发生在屋面的女儿墙、整体浇筑的保温层、水泥砂浆找平层及铺贴地面砖的保护层上;有些建筑物主楼与裙房之间,不同体量的建筑物之间,如设计措施不当也难例外。因此,在屋面构造的节点设计时,要根据上述不利因素,采取“抗”、“放”结合的措施,以满足基层变形的需要。所谓“抗”就是要提高屋面基层的结构刚度,控制结构变形度;所谓“放”,就是指在应力集中部位要采取隔离层、缓冲层、滑动层以及在卷材屋面施工中宜采取点粘法、条粘法、空铺法或机械固定法。通过这些措施,可调整屋面各构造层之间的变形差异。如何解决节点设防问题,有效的办法是对各节点进行耐风雨全天候的模型实验,通过实验,提出相应构造节点图集。